林长制让安徽旌德乡村换新颜

时间:2022-09-06         浏览量:895         【打印此页


“以前这片山长满了白茅草,火灾频发,被当地称为‘火焰山’。现在,山上栽满了山核桃,彻底消除了火灾隐患。”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村级林长王建红说。

白地镇是通往黄山风景区的东大门,素有“东黄山”之称。全镇下辖6个村1.5万人,林地面积9.5万亩,森林覆盖率63%,是典型的山区镇。

王建红所说的“火焰山”属于石灰质贫瘠土壤。自山场到户以来,农户没获得过收益。随着林长制的推进,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旌德县镇村三级林长探索集体增收、林农“三变”的途径,为洪川村开出了发展良方。

洪川村将农户分散的山场流转到村股改母公司,再由母公司承包给本村村民朱旭文、朱旭武兄弟种植山核桃。林农以林地入股,村集体以50万元资金入股。村集体投资所占股份的收益分红按60%用于股民分红,40%归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再投入扩大经营。这种把分散的林地整合起来对外统一招标经营的模式,带动了林农致富,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从根本上杜绝了该山场的森林火灾,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变化的不止是洪川村。

“我家里4口人,这次分了400元。”在分红现场,刚刚拿到分红的高甲村村民叶有良脸上洋溢着笑容。

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是传统的林业大村,林地面积3.6万亩,森林覆盖率90%。自林长制推行以来,高甲村在集体林业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将村集体林场林业资产折算资金598.56万元,换算成股份1797股,全部量化到人,并成立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依法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由传统造林向发展林下经济、香榧种植转型。通过改革,清晰了股权、明确了责权,盘活了村集体资产,规范了经营管理,初步实现了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受益权,村民参与到集体事务的热情也得到了激发。“让‘看得见’的集体资产变成村民手中‘摸得着’的股份红利,林农由‘砍树卖钱’变为‘看树收钱’。”高甲村党总支书记张永伟说。

自林长制启动以来,白地镇累计完成营造林1800亩,森林抚育2.3万亩,封山育林4500亩,完成“四旁、四边、四创”零星植树5万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其中高甲村获得“国家级森林乡村”称号。目前,全镇发展香榧、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5500亩,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涉林企业带动林农1100余户,为就近310多名农户提供务工岗位,带动集体增收280万元,林农增收1100多万元。

白地镇先后引进安徽康大等涉林企业23家,建立黄精、香榧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7个。白地镇天毛山中药材种植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安徽千草源生态农业公司黄精种植基地被评为“十大皖药”基地;旌德县国鹰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茶叶品牌“寒山七根”获第十三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2017年以来,白地镇中药材种植享受政府补助资金210万元。

如今,白地镇持续推进林业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打响宣砚小镇林长制品牌,打造乡村振兴品质高地。(程时剑)

 

原标题:林长制让安徽旌德乡村换新颜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红林网站

  • 红林微信

  • 红林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