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森林物语

时间:2013-05-06         浏览量:15611         【打印此页

龚保华

赵希海老人

翠绿的长白山山林。

赵希海老人进山打树籽。

种树的时候,是赵希海最高兴的时候。

时序已过清明,北方寒意仍浓。东北今年下了几十场雪!人们一场一场地数着,最后还是数忘了。望着四月飞雪,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组长曹保明喃喃自语:“往年这个时节,长白山该是日朗天晴,几场春风之后,北方就该开江了。冬雪在大风之后渐渐融化,山谷间该跑桃花水了。可今年,还没吹开江的风呢。”

雪花飘舞间,曹保明给我讲述了赵希海与树的故事。上次他进山看望赵希海的时候,春雪也在长白山纷纷扬扬地飘着……

赵希海家住在长白山腹地红石林业局,是个伐了一辈子树的林业工人。“伐了一辈子树?”我惊问:“那经他的手,该伐掉多少大树啊!”是啊,伐掉多少大树,赵希海自己也记不清了。曹保明认识赵希海是从看到他和一个人吵架开始的。

那年,曹保明进长白山踏查森林文化、寻找森林故事,来到了红石林场的一个山场,突然听到林子里传出吵架声。这寒冷早春的老林,什么人在打架?曹保明赶紧进了林子,发现一个老头正和一个放牛娃在争吵。曹保明不禁好笑:这么大岁数了,还和一个小孩子吵什么呀?而且,还去拉人家的牛!只见老头扶着一棵被牛踩折了的小树,对小孩说:“春天哪,小树都脆,牛一踩咔吧咔吧,就折了!折得我好心疼啊,孩子。不是爷爷我说你、骂你,咱山里人就得爱这些小树。咱们是长白山人。等这些小树长大了点,你再领牛进来还不行吗?”只听得放牛娃哭着说:“爷爷,我错了还不行吗?我错了,爷爷……”

讲到这里,曹保明的眼睛湿润了,我听得也湿了眼眶。曹保明说,当时在这一老一小面前我真的落泪了——原来这大山里还有这么一个一心一意保护树的老汉。曹保明和长白山老伐木工人赵希海就这么相识了,并在他家住了两宿,听了老伐木工人许多的森林故事。

赵希海属虎,那年已经71岁了。他在红石、湾沟、三岔子、临江等林业局伐了一辈子树,用他的话说,大山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他的脚印。退休那天,他到被他伐光了的山场子边站着,站了一天一宿,一直在那儿发愣。树呢?看看山上,他一棵一棵数着还有几棵树。他心疼得不行!他想,人这一辈子,吃着树、用着树,可我们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呢?我伐了一辈子树,我对不起树,对不起大山,更对不起大自然。树没了,山就不得了啊。存不住雪和水,天就变了!——这是大自然饿了。人饿了,知道饿,要吃的。可山饿了咋办?自然饿了咋办?没有树,山就会饿!自然就会饿!于是,他转身回了家。从那天起,他下定一个决心,要用他伐了一辈子树的手去栽树、种树,让大山不饿,让自然不饿。

从那年开始到他70岁时,赵希海已经默默地栽了10万棵树。

栽树种树得先进山去捡树籽。捡树籽又称“打树籽”,不但捡树上掉下来的,还得爬上树去“打”。

打树籽一般都在长白山的深冬、早春。那时气候干燥,老山里寒冷无比,树底下都是冻硬的冰。赵希海老人打下树籽,再蹲在冰上用手一粒一粒地捡拾。多少次他的手冻烂了。可是一粒粒的小树籽却被他完好无损地包裹好,一袋袋地背回家来,因为那树籽能使大山不饿呀!赵希海告诉曹保明,比如水曲柳树籽,一斤可以出67500棵小树。他把树籽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有一年,赵希海得了脑血栓,手脚都不好使了,可他依然拄着棍子进山捡树籽。见到树籽,赵希海竟然扔了拄着的棍子,一点点地爬到树下,趴在长白山的冰雪上,一粒一粒小心地把小树籽捡起来。后来,医生惊喜地说奇迹发生了,老赵头的病一点点好了。赵希海却说这是上山捡树籽捡好的。他说,他要把他这辈子伐掉的树,一棵棵的都捡回来、栽回来,别让大山饿着。

赵希海上山捡树籽的时候,有时也在装树籽的篓子里背着孙子去。他是为了让孩子上山去摸摸爷爷栽下的树,或栽树时让孙子给他扶扶树苗。他是想让孙子看着——大山有大山的样,小树有小树的样,爷爷也有爷爷的样。

曹保明感叹地说,长白山的春夏秋冬,就是赵希海的春夏秋冬。冬天,天没放亮他就走了。山场子远,他得早走,走不动了,就让歇工的老儿子赵景春用摩托车送他。他背着筐,筐里装着小孙子,小孙子怀里抱着树籽。他和季节赛跑——春天,开始种树了;夏和秋,给树薅草;冬春,一落雪、一来“倒春寒”,赵希海就心疼呵!夜里,他悄悄到林子边上或蹲在山口,看寒霜下在哪儿。心里默默地叨念:霜啊,别下了;雪呀,别下了!他怕冻坏小树苗。他对曹保明说,水曲柳就长两个夏天,如果头一年不出,就完啦。夜里,他常常自个爬起来,点上灯,看看捡来的一袋子一袋子的树籽,乐得出了声,说:“老伴呀!今年树籽挺实成啊。”老伴说:“你呀,一个大字不识,可哪一粒树种你都亲性。看你干不动那天咋办。”赵希海乐呵呵地说:“我干不动了,我儿子干,我儿子干不动了,我孙子干,子子孙孙无穷尽啊。我们不这么干不行,我们每人都是‘吃木头’活着的,我们要对得起大树、对得起青山才行。木头,是有生命的,它会“哭”哦。我要让大树笑,让青山笑……这才对得起大自然,别让大自然饿着。”曹保明动情地对我说,赵希海说的这句话,他记得最清。

曹保明与赵希海最近的一次见面是一个初春的阴雪天。当曹保明冒雪走进长白山红石林业局家属区时,雪下得越发大起来了。这更使曹保明想起赵希海说过的“人要对得起大自然”、“别让大自然饿着”的话,也想起赵希海说——他栽树,是为了让大自然永远不饿,让大山永远年轻。大山年轻了,心情就会好,就少得病。别看赵希海没有文化,可心里却装着一个人类的大自然。

曹保明径直走进赵希海家,老赵果然不在。他老伴王翠莲大娘告诉曹保明:“这老头子,说他也不听,一大早就进他的‘树苗园’了。”曹保明没有停脚,立刻往老赵的“树苗园”走去。

赵希海的树苗园在林场的一处山根下,那儿朝阳,后边盖了一片“老头屋”(林业局为下岗退休的林业工人盖的休息室)。林业工人们退休了,都喜欢走进“老头屋”,里边不时传出麻将声。这时,曹保明看见赵希海背着一麻袋树籽在不远处的土道上喘着粗气。这老爷子感冒还没好,刚拔了吊瓶,就踏着春雪又进山栽树了。

“赵大爷——!”曹保明招呼着过去,帮赵希海扛起麻袋时,发现老赵脸色干黄而疲惫。他叹息着对曹保明说:“麻吧麻吧,天,就给你阴着,就起雾霾!麻吧麻吧,将来人都麻爪!”

曹保明和赵希海一块走进他的树苗园时,一看,果然里边的一些小树苗又被踩了。赵希海放下麻袋,落泪了。“唉,小苗又被人踩了。”他叨咕着,蹲下来,由于发着高烧干脆坐在地上,用干巴巴的老手指把嫩嫩的小树苗一棵棵扶起来,培土。

这时,有个小姑娘蹦蹦跳跳地从“树苗园”路过,看到此情此景,小姑娘站住了。看了半晌,小姑娘小嘴一扁,哭了。她说:“爷爷呀,你都这么老了,你还栽树呀?”

赵希海抽泣着说:“孩子,这树,爷爷都是给你栽的。”

这时,许多过路的人都静默了。曹保明也又一次忍不住落泪了。

这时,麻将屋里的老头纷纷走了出来。他们看着赵希海的背影,互相望望,也都说,老哥们,咱们也栽树吧!

春天了,长白山里多雪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曹保明和林业局的场长一块与赵希海走进大山里去捡树籽,查看那些成活的小树。回来一看,一帮老头也都来了。他们告别了麻将屋,也和赵希海一块去捡树籽、栽树了。

曹保明高兴地告诉我,他走的那天,人们像赵希海一样都进山栽树去了。其实人们和自然一样,都想年轻。种树,能使大山年轻,能使山更翠、水更碧。

我分明看到年过花甲的老专家眼中的泪光如长白山泉清澈如洗。

雪停了。树绿了。

 

               2013年4月23日《吉林日报》四版

 

 

  • 红林网站

  • 红林微信

  • 红林微报